0
1
2
3
4
習近平經濟思想實踐樣本的鮮活呈現
習近平經濟思想是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實踐的理論結晶,對指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理論和實踐……
激發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的活力
思想政治理論課能否在立德樹人中發揮應有作用,關鍵看重視不重視、適應不適應、做得好不好。
習近平引經據典闡述金磚合作之道
6月22日至24日,國家主席習近平將主持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四次會晤、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并出席金磚...
百年老站九大亮點
豐臺站始建于1895年,跨越百年,見證了中國鐵路的滄桑巨變。改建后的北京豐臺站,首次將高鐵普速雙層車場重疊布置,成...
“中國天眼”新發現
近日,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李菂領導的國際團隊,通過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(“中國天眼”)的“多科學目標...
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指導中華文明探源研究
胸懷天下:中國和平發展道路的價值旨歸
中華文明獨特的“文明”意識
落實兵團第八次黨代會精神重在實現三個創新
糧食安全是“國之大者”
優秀傳統文化賦能基層治理
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
明底線、知敬畏、守初心
穩投資為穩增長注入動力
未來隨著民間投資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推進,投資對中國經濟穩增長的拉動作用將進一步顯現。
科技助力文物“活起來”
在數字技術的支持下,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有了更多新路徑。
保護傳承弘揚長江文化
長江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,造就了從巴山蜀水到江南水鄉的千年文脈。
新型消費公眾認知調查報告
2021年9月,人民智庫開展了公眾關于新型消費的認知調查,就公眾對新型消費產品及服務的參與行為、場景、途徑、可獲得性及消費困惑、發展短板等進行調查。
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成與鑄牢
2021年8月,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強調,“必須堅持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,增強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”。
科技倫理治理的社會心理取向
今后進一步充實科技倫理治理,首先要認清人工智能倫理考察的是人工智能和人之間的關系規律。
網絡流行語背后的青年社會心態
網絡流行語是青少年數字生活的映射,也是代際交流的語言屏障和文化“圍墻”。